新聞詳情
臨安農村污水治理5.0生態化微循環模式示范
日期:2021-12-28 06:32
瀏覽次數:43
摘要:
臨安農村污水治理5.0生態化微循環模式示范:在鄉村振興與碳中和背景下,農村污水治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。臨安提出全域村落景區建設的目標。2018年后,開始實施農村污水提標改造及第三方運維項目,項目涉及太湖源鎮等鄉鎮約6萬戶。農村污水治理實現了“水循環、碳循環、產業循環”生態化微循環模式。
水循環主要指的是噴灌回用,灌溉是農村污水回用的發展方向。探索將前段水(含N,P)處理后達到灌溉水標準用于噴灌。既解決了夏季水量大的問題,又減輕了系統負荷,降低處理成本的同時保障系統達標率。
碳循環主要是有...
臨安農村污水治理5.0生態化微循環模式示范:在鄉村振興與碳中和背景下,農村污水治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。臨安提出全域村落景區建設的目標。2018年后,開始實施農村污水提標改造及第三方運維項目,項目涉及太湖源鎮等鄉鎮約6萬戶。農村污水治理實現了“水循環、碳循環、產業循環”生態化微循環模式。
水循環主要指的是噴灌回用,灌溉是農村污水回用的發展方向。探索將前段水(含N,P)處理后達到灌溉水標準用于噴灌。既解決了夏季水量大的問題,又減輕了系統負荷,降低處理成本的同時保障系統達標率。
碳循環主要是有機質資源化和碳匯林2個方面。有機質資源化就是將農村污水化糞池殘渣、有機垃圾以及其他有機廢棄物高溫發酵制成土壤調理劑,用于碳匯林撫育,就地資源化。另外一方面就是碳匯林,森林碳匯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一環。項目將指南村內2000多畝竹林建設成為碳匯林,進一步釋放鄉村閑置環境資源。
鄉村振興重要的就是產業振興,在水循環和碳循環的基礎上,發展林下經濟實現產業循環,通過種植三葉青、黃精等藥材,增加村民收入,助力共同富裕鄉村建設。